返回
頂部

修改密碼

hari apa hari ini

  • 發布時間︰2024-09-15
  • 來源︰證券時報
  • 閱讀量︰
不少基金公司正在按新規申報“固收+”產品,“固收+”基金統計口徑的規模將縮水。

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我們8月份獲批了一只‘固收+’產品,因為我們申報的產品符合所有監管提出的新條件,就獲批了。”

“監管給我們反饋的一個意見就是,凡是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高于30%的混合型基金,不可以以‘固收+’的名義開展宣傳推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處獲悉,近期監管部門對上報的“固收+”產品做出新規定,基金組合權益投資佔比應在10%-30%,權益投資比例上限超過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名義宣傳。

在此基礎上,最近“固收+”基金又迎來新的監管政策。

基金業協會要求,所有混合類基金以及二級債基(除同業存單基金)的基金經理,原則上應具備1年以上的含權產品投資管理經驗或權益資產的研究經驗。

“固收+”新規沖擊波

上述“固收+”新規定中提及的“混合類基金”和“二級債基”正是“固收+”基金的主力軍。

簡單來說,這意味著只做過債券投資的基金經理以後無法單獨管理“固收+”類產品。

“固收+”基金經理要麼同時具備股債管理經驗,要麼采取雙基金經理制(一位固收基金經理+一位權益基金經理)。

根據監管要求,如果是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固收+”產品,要求至少有1個基金經理符合要求——具備1年以上的含權產品投資管理經驗或權益資產的研究經驗。

不過,據悉,監管對規定中的含權產品投資管理經驗的定義比較寬泛,具體產品可包括股票型、偏股型、混合型、QDII、被動指數權益類、可轉債、權益類FOF產品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監管部門要求基金公司上報的二級債基產品已將可轉債劃歸為權益倉位。

這意味著,如果一只“固收+”產品設置的權益配比為20%,當該基金的可轉債配置已達20%倉位,那麼該基金權益配置已滿。

對于近期“固收+”監管新規,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沒有具體的明文規定,也不是窗口指導,基金公司產品部並沒接到通知,是針對申報基金產品不符合規定的情況,監管跟具體的基金公司溝通中提出的指導要求。

但總體來看,今年以來,“固收+”基金的“緊箍咒”不斷收緊。

不過,對于最新針對“固收+”基金經理的要求——具備一年以上的含權產品投資管理經驗,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針對增量基金,存量基金不會受太大影響。

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監管近期對“固收+”的指導意見對新產品影響會比較大,而對老產品則主要是在宣傳口徑影響會比較大,即不符合規定的老產品不能再以“固收+”進行宣傳,“大家之前花了很多的廣告費去打造固收+的團隊,因此在新政下會受到一些沖擊”。

天相投顧人士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新政預計對已成立的“固收+”基金的影響較小,這是因為“固收+”基金的基金經理通常都自身具有權益類投研經歷或能夠得到權益類投研團隊的支持,如果此類基金的基金經理不具備這樣的經驗,可以通過與其他基金經理聯合管理的方式以滿足要求。

但天相投顧認為,對于後續發行的“固收+”基金會有一定影響,這是因為僅有固收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無法單獨管理此類基金,聯合管理將增加管理成本,這對基金公司形成一定約束,有助于溯本清源,規範“固收+”基金的市場環境。

值得關注的是,一位基金業資深人士指出,“偏債混合基金,或二級債基最好是雙基金經理。”

他的理由是︰“主動權益投資是一個專業,固收投資是另一個專業,而‘固收+’投資其實是跨兩個專業,所以最好是雙基金經理管理。”

他舉了一個業內的例子。一位做二級債基(注︰“固收+”的一個重要類別)的基金經理,在某年股市行情好時,把二級債券允許的20%權益倉位頂得滿滿的,賺了很多錢,當年因此獲獎。但是第二年股市行情不好,他管理的基金跌得很慘。

據介紹,這位基金經理強項是投資債券,但他對股票的投資則主要來自于公司權益團隊的建議,根據權益團隊推薦的好股票,買了以後長期持有。但該基金經理並不擅長權益投資。

“這次證監會對‘固收+’產品的規範調整,會促進‘固收+’產品進一步規範發展。”上述基金業資深人士說。

萬億大市場火爆背後

最近幾年,“固收+”基金火爆。

天相投顧統計,按權益配比30%上限的“固收+”新規測算,目前“固收+”基金規模為2.23萬億元。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介紹了“固收+”產品火爆的背景︰自2018年、2019年資管新規執行之後,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金融機構不能承諾保本保收益,銀行的理財產品開始向公募化的方式整改,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固收+”概念,對此,銀行喜歡,公募基金也喜歡,大家一起合作,“固收+”產品承接了不少銀行理財產品資金,自此“固收+”火了。

另一位基金人士表示,“固收+”其實就是一個營銷的標簽,好像“+”有無限的想象的空間,可以從純債、二級債,到一些混合類的產品,它們用“固收+”包裝起來就比較方便。

“公司主要想要包裝團隊,把除了固收以外的其他的團隊一起裝進去。”上述基金人士坦言。

基金人士指出,“固收+”這個概念自誕生起,實際上就是個偏營銷的概念,各方面都沒有對其具體的投資比例、投資策略等作出明確規範。

在監管新政之前,以往對于“固收+”基金,市場通常是將以“固收”策略為基礎,再加入一定比例的具有權益屬性的資產作為“+”的部分。

據記者了解,“固收+”是一個跨類別的概念,主體包括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此外,還包括一級債基、部分FOF基金、部分平衡類混合基金,以及部分權益配置比較低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事實上,以往混合基金里的“固收+”產品,主流權益配比是0-30%,但也有一部分是權益設定的上限是50%的混合基金。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此前各方面對“固收+”都沒有明確的邊界確認,加之這個概念在營銷推廣中受到投資者的認可,因此這兩年會出現一個“固收+”概念濫用的情況,不同比例的偏債混合、股債平衡,甚至是FOF都在冠以“固收+”的名義。

據記者了解,在“固收+”基金管理上,基金公司普遍沒設置“固收+”部門,一般基金公司通用的做法是設置固收和權益兩個部門,有基金公司把“固收+”業務放在混合資產團隊,有基金公司設在絕對收益部,業內還有一些大基金公司成立了一個部門去做多資產投資,但並不僅僅是單做“固收+”。

通常情況下“固收+”產品是固收為主,因此主要還是固收條線的基金經理在管,部分基金公司設有一個帶有“固收+”特色的團隊,團隊里絕大部分是做固收出來的人。

比如,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固收+’沒有專門部門,投資分為固收團隊、權益團隊,以及混合資產團隊,混合資產團隊里面有的人做‘固收+’,比如說雙基金經理的情況下,有可能是一個權益基金經理搭配一個固收基金經理。”

對于監管近期對“固收+”念“緊箍咒”,業內多持肯定態度。

“此次監管出面明確了‘固收+’的界限、定義等,非常及時也非常必要,這有利于‘固收+’產品的風格確立和長遠發展,關鍵是有利于投資者了解此類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並與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預期收益等更好地匹配,是更有利于保護投資者權益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另一家深圳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以前“固收+”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不是很明顯,因為各家的“固收+”產品權益倉位差異挺大,所以監管現在統一上限為30%以後,現在這類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更相似,“固收+”產品具有的相對穩健風格更明確。

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固收+”30%比例上限是實際上以銀行委外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普遍采取的標準,說明監管部門對市場進行了詳細摸底後給出的一個市場較為共識的標準,符合市場實際情況。實際營銷中或有差異,但確定比例樹立標準化有利于行業標準樹立和信息透明。

天相投顧的人士表示,由于以往對“固收+”基金的定義沒有統一標準,導致許多含權益類基金較高的基金被認定為“固收+”基金,這與“固收+”的含義不符,容易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如果新規得到執行,將使得市場對“固收+”基金的定義更為明確,有利于減少亂象。

新規下的“固收+”

新規之下,“固收+”基金統計口徑的規模縮水。

天相投顧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窗口指導之前的標準,如果將天相二級分類中的偏債混合基金、可轉債債券基金以及混債債券基金作為“固收+”基金,截止到8月31日,總規模估算為2.46萬億元。

如果按照窗口指導之後的標準,根據“基金組合權益投資比例上限超過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名義宣傳”的規定,對上述基金合同中權益投資佔比可能超過30%的基金剔除,則規模變為2.23萬億元,約縮水0.23萬億元。

不少基金公司正在按新規申報“固收+”產品。

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正在申請一只“固收+”基金,是單基金經理,權益配置在30%以下,會嚴格按照監管的要求辦理。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則表示,公司在8月獲批一只“固收+”產品,符合監管對“固收+”產品的全部要求。

據悉,自“新規”以來博時、博道、廣發、交銀施羅德、富國等多家基金公司新獲批的“固收+”基金,均嚴格按照要求發行。

業內認為,這表明“固收+”基金將進入規範發展新階段。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申請新的“固收+”產品時,承諾函中就需要明確說明該產品的權益比例範圍是10%-30%,這樣的產品才是標準的“固收+”產品,才能以“固收+”的名義對外宣推。

“現有的產品中,若非權益比例範圍符合10%-30%的要求,都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不會以‘固收+’的名義去宣傳推廣。”上述業內人士說。

值得一提的是,“固收+”的業績,在前幾年表現出色之後,但今年遭遇滑鐵盧。

天相投顧評價中心給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如果按照“新規”之前對成立滿三年的“固收+”基金進行統計,截至2024年09月15日,今年以來“固收+”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16%,近三年平均收益率為17.93%;今年同期中證債券基金指數漲跌幅為1.73%,近三年漲跌幅為10.26%。

可以看到,“固收+”基金受到今年權益市場下跌影響平均業績未能戰勝債券基金指數,但從近三年來看平均收益率超過債券基金指數。

僅就今年來說,“固收+”變“固收-”。

對此一位基金分析師表示,“固收+”風險和收益總是匹配的,什麼地方“+”,在相應市場不利的環境下就是“-”,這是投資常識。獲取相應收益也應該做好承擔相應風險的準備。

如果“固收+”產品的權益投資倉位超過30%,產品在行情不好時回撤有可能較大,不符合“固收+”產品設置和宣傳的追求穩健的初心,這也被業內認為是今年監管屢屢對“固收+”產品念“緊箍咒”的原因之一。


hari apa hari ini | 下一页